學習人類圖的這些日子以來,最難練的課題就是『耐心等待』。
尤其我的內在權威是情緒中心,制式說法上,除了耐心等待薦骨的回應,還要耐心等待情緒週期完整走過並且回復清明。
我總是分不清楚,我所認為的『有回應』⋯
是腦袋有的回應,很想做這些那些?
是情緒牽引的回應,迫不及待馬上就要做?
是為了證明我自己值得,咬牙也要衝出去?
是來自於莫明不知道何時該快,乾脆都趕快做一做?
然而,身體總是很神奇的會提醒我。
想得太多太亂的時候,就失眠了⋯。
情緒起伏太大的時候,腸胃就失調了。
太勉強自己的時候,就生病了。
彷彿是身體在說話:「嘿!停下來!我太累了!』
這些日子以來,我學著不再勉強自己,當我感覺累了的時候,我就停下來。(雖然說還是會忍不住做一些有的沒的家務事⋯,畢竟要我完全停下來,簡直要了我的命吶!🤣)
身體鬆了!
開始能夠更清晰的感覺到,什麼是自己真正有回應的事,在眾多的『想做』裡,原來此時此刻只對某些人事物有回應。
然後,我發現那些我真正有回應的人事物,其實早就舖陳在生命之中。
原來是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太快太急,沒有看見生命之中開出的一朵又一朵的小花,原來都有其原因。
想做的事總是很多,但,最好的時機不一定總在當下。
薦骨的回應,是一種身體的確認機制,協助你去確認自己是否準備好了。
情緒的週期,是一種能量儲備。
真的蠻難的!
除非,你曾經在這之中嚐到甜頭,否則真的很難相信,總是動作很快、想得很快、過度積極進取、覺得時間不夠用的顯示生產者,在經歷漫長的等待(又或者是顯示生產者自以為的漫長😅)之後,萬事俱足之下再迅速行動的人生,竟然可以如此的滿足。
那甜頭,非。常。甜。
現在就開始試試吧!😏
#耐心等待是魔法
#萬物皆有時
三年前,我才不相信,想做的事還需要耐心等待,而非立即把握。
三年後,我學會,在關鍵時刻,停下來,感受我的情緒走過,等待最好的時機來到。
現在,我還是常常一不小心就衝來撞去,但是我知道在下一個片刻為自己按下暫停鍵。
慢慢來,不是比較快,而是更輕鬆自在❤️
#我們一起努力修練💪💪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想聽聽看其它人的想法嗎?
歡迎你來,跟我們一起暢談😊